作者:教理推廣中心
對象:青少年
主旨:引領同學認識堅振聖事的由來、功效與準備
時間:60分鐘
會前準備:字卡、圖片、鴿子形紙
歡迎及會前禱
建議時間:10 分鐘
從小到大,我們每個人對自己都有相當的認識。我們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滿有能力,在某些方面比較不足。比方說,你可能很有領導才能,同學喜歡與你合作,但是你也發現班上有一些同學,你無法與他們建立友誼。你希望自己有更大的親和力。或許你每天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讀書,但是考試成績仍不理想;你希望自己能更聰明一點。或許你喜歡關心別人,但是你感到自己對事情的分辨與判斷能力不佳,你渴望有更高的智慧。或許你知道對別人要有耐心、要包容、要付出愛,但是你常發現自己的言行缺乏愛心;你希望自己能改變,成為一位有愛心的人。
如果今天在我們中,有一位能使我們的願望實現,你會向他作什麼請求?你希望他多給你些什麼?(請每一位青少年分享自己的願望)
在我們中,真的有一位能幫助我們作自己渴望的成長嗎?(請同學提供答案)
建議時間:20 分鐘
堅振聖事的必要
「聖神」天主的第三位能幫助我們。其實,當領洗時,聖神已賜予我們恩寵,不過當領受堅振聖事時,我們領受賜恩寵的聖神。與我們同在的聖神會加深我們在領洗時所得的恩寵。藉堅振聖事,聖神賜予我們七項特殊的恩寵,其中包括大家所渴望的智慧與聰敏。所以,堅振聖事是領受聖神的聖事,是使我們每一位增長為成熟及完全的基督徒的聖事。
堅振聖事的由來
堅振聖事是怎麼來的?你如何形容「先知」?「先知」是指誰?顧名思義,「先知」是比別人先知道事理的人。在舊約時代,有許多先知。天主藉著他們傳達了自己的話,也向人類預告日後將發生的事情。你能舉出一些舊約時代的先知嗎?(依撒意亞、耶肋米亞、厄則克耳....)
聖神降臨於耶穌
舊約時代,先知已預告聖神要降臨到救世主的身上,使祂完成救世的工程。所以,當聖神降臨到由洗者若翰領受洗禮的耶穌身上時,(貼出 耶穌受洗 的圖片)那聖神的降臨,就成了一個標記,向世人指出耶穌是救主,是降世救人的天主子。
聖神降臨於天主子民
可是,耶穌不是唯一充滿聖神的那位。在天主的計劃中,天主要所有領受救恩的天主子民,與耶穌一樣,充滿聖神。耶穌也曾告訴我們:聖神要降臨到每一位信者的身上。耶穌的許諾在復活節那天,以後更在五旬節時實現了。(貼出 聖神降臨初期教會信友 的圖片。) 伯多祿與宗徒們充滿了聖神,向民眾指出:凡因他們的教導而相信耶穌並領洗的人,將如他們一樣,領受聖神。
堅振聖事的施行
因此,教會從第一世紀起,就以覆手禮請求耶穌由天父派遣聖神,降臨到新領洗的教友身上。
為了表明聖神的降臨,除了覆手禮外,教會還為新教友行傅油禮。
我們稱天主子為耶穌基督。「基督」的意思是「受傅者」,耶穌是由天父傅了聖神的那位。跟隨基督的我們,都是基督徒,天主也要為我們傅上聖神。
因此堅振聖事中所用的聖油就成了領受堅振聖事、領受聖神的標記。傅了聖油的我們,領受天主為我們傅上的聖神。
主教是堅振聖事的施予者。今天,當主教傅油時,他以指沾堅振聖油,在領受堅振者的前額劃十字聖號說:「請藉此印記 U 領受天恩聖神。」
堅振聖事的功效
堅振聖事為領堅振者帶來聖神的傾注,加深聖洗聖事的恩寵。堅振聖事的功效包括:
(1) 加強我們與天父的關係
(2)使我們與耶穌密切地結合
(3)加深在我們內的聖神的神恩
(4)使我們完全融入教會
(5)賜給我們聖神,使我們能以言、以行為耶穌作證。
堅振聖事的準備
為了恭領如此神聖的聖事,我們需作的準備包括:
(1)與耶穌和聖神建立密切的關係
(2)積極參與教會及堂區的禮儀與活動
(3)舉行和好聖事
(4)祈禱
(5)選擇堅振聖事的輔導」
建議時間:10 分鐘
今天你渴望聖神的幫助嗎﹖你最希望祂幫助你做那些內心的成長? 除去一個壞習慣﹖寬恕得罪你的人?
慷慨地幫助別人? 成為一個知足、快樂的人?……
建議時間:8 分鐘
請學生在鴿子形紙上寫出渴望天主聖神賜予的三項內心的成長,如:友愛、寬恕、樂觀、用功、慷慨、隨和……
可把鴿子上方金線的頂端打結,鼓勵學生回家後掛起來,提醒自己,要相信聖神能幫助我們作內心的成長。
建議時間:10 分鐘
請同學按自己的需求,輪流說出一項天主聖神的稱呼,彼此代禱。可參考「聖神禱文」中的禱詞。以畫聖號開始。在一位同學講出所選的稱呼後,大家同聲說:「天主聖神請來!」(如:恩寵的施主,天主聖神請來!幸福的真光,天主聖神請來!....)
參考資料:
《天主教教理》1285-1321
《YOUCAT》 203-207
此教案取得『耶穌聖心會』(Sisters of the Society Devoted to the Sacred Heart, USA 簡稱 SDSH)授權,淮許使用『全人教理講授五步驟』教學法的設計原則,以及五步驟的專有名稱:「引起興趣」、「發揮主題」、「融入生活」、「信仰實踐」、「複習結論」。
想了解更多的內容:請看『全人教理講授五步驟』教學法。